当前位置: 151amjs澳金沙门 >> 教学培养 >> 课程资源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刑事诉讼法》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以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课程为先修基础的法学必修课程。《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内容联系紧密,但由于程序法知识点多,内容繁琐而学时往往不足,教师为了赶课而容易出现重知识传授轻课程思政的倾向,忽略了专业课堂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基于此,本教学案例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传授与课堂思政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总体思路是深度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采取课前恰当导入、课中渗透分析、课后总结升华的方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四位一体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培养具有高阶法律思维和法治意识,浓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在于夯实学生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刑事诉讼程序法律知识与学术前沿动态;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法律实务综合运用能力,依托学院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为实践平台,通过课堂讲授、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情境教学,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刑事司法实务中的法律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明确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增强法治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

三、案例意义

本教学案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讲授与课程思政并重的教学理念。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综合采用启发式、点睛式、渗透式多种方式,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具体化、思政手段多样化、思政效果可视化。案例具有以下两点意义:1.课程思政体系可持续进化。本案例将思政内容和评价方式具体化,实现思政效果可视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优化,以评促建,课程思政体系具有可持续进化能力。2.课程思政案例可复制推广。本案例从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全流程进行设计和完善,每个环节清晰可见,既体现一定的专业特色,又符合课程思政的一般规律,不仅可以在本课程内实施,还可以经过适当调整向其他专业推广,具有可复制性和较强辐射力。

四、教学实施过程

刑事诉讼法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本科二年级法学专业学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法律实务综合能力差,学生学习认真但缺乏主动思考能力与辩证思维。教师重视课堂知识讲授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基于这些情况及“痛点”问题,本案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加强课堂思政。

(一)转变以教师为主及以知识灌输为主的理念

过去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主动性,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由教师组织、引导课堂,教师是引领者,但不是课堂的中心,增加学生参与度,可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讨论和探究,积极构建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课堂。

转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理念,加强课程思政。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更要强化专业知识的育人性。需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实际上,刑事诉讼法学的思政要素是非常丰富的,教师首先需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结合专业知识在课前、课中、课后巧妙融入思政内容。

(二)深挖掘、缓渗透、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

一是准确把握思政要点,精准对应刑事诉讼法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以刑事诉讼的原则为例,在讲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强化人权保障、司法公正、司法民主参与价值理念。二是刑事诉讼法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联系紧密,可以深度挖掘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融入家国情怀、法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观念。除了法治、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之外,与刑事诉讼相关的思政要素还可以深度挖掘,例如,在讲授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的证人强制出庭作证豁免权时,联系法律对家庭伦理和信任关系的维护。三是在课前、课中、课后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避免过于生硬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以刑事证据种类的讲解为例。本章节结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实物展示手段讲解刑事证据的种类。课堂开始时,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导入主题,引导学生对依法运用证据的认识。课堂过程中,在分析一起由于未能正确审查判断证据而造成的冤假错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司法正义观念。课堂结束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升华,提醒学生学以致用,始终心怀正义,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讲授、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多情境融入课程思政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不像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切换教室与实验室等不同的教学环境,一般以传统课堂为主,缺乏沉浸式体验,学习效果差。本课堂着力转变教学环境。一是课上与课下相结合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开展模拟法庭、诊所式教育,转变教学环境,增强沉浸式学习体验,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下,在实践中进行价值塑造。学生除了需要在课堂上上课之外,以考评为激励,由学生自愿分组进行模拟法庭竞赛。安排学生值班,开展法律诊所服务,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简单法律文书写作、法律事务处理等。二是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进行课程思政。充分运用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各种学习软件和平台,创造多元化学习环境。学生线上学习讨论,教师线下重点讲授,线上线下多环节进行课程思政。

七、案例反思

实际上,刑事诉讼法课程内容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但实际教学往往以法律知识讲授为主,忽视情感价值塑造,课程思政渗透不足。一方面,由于程序法内容较多,而课时往往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容易导致教学以法律知识讲授为主,而忽略了情感价值观塑造,导致课程育人功能不全。

基于刑事诉讼法课程内容繁琐,知识点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课堂实践容易出现教师赶课,重点不突出;学生听课,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加之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实务问题。而课堂教学考虑到课时原因,往往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无法兼顾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教师理念陈旧,未能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导致课程思政渗透不足。学生学习认真,但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和法律实务综合处理能力。因此,本案例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学习方式,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环境,在课程全阶段多环节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增加学生参与度,构建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完善课程育人功能。

微信公众号:
151amjs澳金沙门

版权所有 151amjs澳金沙门(中国)线路首页有限公司